新闻动态
- 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3:30 点击次数:96
"裁判漏判是比赛的一部分?"当中国篮协甩出这句官方回应时,曾凡博已经躺在医院病床上,确诊腰椎横突骨折,赛季报销。这个20岁的篮球新星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的赛季会以这种方式提前结束。那场比赛的录像回放清楚地记录了一切:第三节最后时刻,曾凡博飞身上篮,刘传兴侧身一顶,小伙子重重摔在地板上,疼得直冒冷汗。裁判看完回放,轻描淡写地给了个普通犯规,连个违体都不舍得吹。
北京首钢不干了,直接向篮协提出申诉。篮协的回复堪称"教科书式打太极":承认刘传兴的动作确实够得上违体犯规,但话锋一转又说"漏判是比赛的一部分"。这话说的,跟"吃饭难免会噎着"一个调调,听着就来气。要这么说的话,是不是以后球员受伤都只能自认倒霉?反正"受伤也是比赛的一部分"嘛!
说起那场比赛,真是够戏剧性的。第一节曾凡博给队友做掩护,裁判二话不说就吹进攻犯规。迪亚洛那胳膊抡得跟风车似的,直接给小曾嘴唇开了个口子。小伙子擦了擦血,二话不说继续打。谁曾想第三节又来这么一出,这次直接让他的赛季提前画上句号。更气人的是,赛后山西篮协的领导和几个媒体人还在那儿打嘴仗,争论现场到底有没有急救医生。这不是本末倒置吗?重点难道不是该问问为什么这么明显的犯规裁判就是不吹?
看看人家NBA是怎么做的。每个争议判罚都有详细的赛后报告,裁判要是瞎吹就得被公开处刑。回放中心的技术那叫一个先进,连球员鞋带开了都能看清楚。反观咱们CBA,花大价钱请来的外籍裁判照样能漏判,篮协还帮着打圆场。这操作,简直跟"花钱买罪受"一个道理。难怪球迷要吐槽:裁判水平不见涨,和稀泥的功夫倒是越来越炉火纯青。
说到裁判问题,这可不是头一回了。上赛季就有球队因为裁判误判直接罢赛,最后还不是不了了之。这次曾凡博受伤,篮协的回应还是一如既往的"稳定发挥":认错态度良好,就是不改。这让人想起那个老笑话:病人跟医生说疼,医生回"疼是生病的一部分"。要都这么办事,还要规章制度干什么?干脆直接写上"一切解释权归篮协所有"得了。
球迷们这次是真急了。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,有人调侃说篮协这是在举办"装死大赛",看谁最能糊弄事。更损的还说,CBA裁判应该去参加奥运会,毕竟"睁眼说瞎话"这项咱们绝对能拿金牌。玩笑归玩笑,但球员的健康安全问题确实开不得玩笑。这次是曾凡博,下次会是谁?总不能每次都让球员用职业生涯为裁判的错误买单吧?
其实大伙儿要的也不多,就是希望联赛能更规范些。裁判该追责就追责,该培训就培训。技术手段该升级就升级,别总拿"人情世故"当挡箭牌。看看隔壁足球圈,VAR技术用得多溜,虽然偶尔也会出岔子,但至少态度是端正的。CBA要再这么和稀泥下去,怕是真要寒了球员和球迷的心。
曾凡博的受伤给所有人提了个醒:职业联赛不是过家家,每一个判罚都关系到球员的职业生涯。篮协要是继续这么"佛系"处理问题,只怕以后会有更多新星陨落在裁判的"火眼金睛"之下。到那时候,可就不是一句"漏判是比赛的一部分"能搪塞过去的了。毕竟球迷们的眼睛也是雪亮的,谁在认真办事,谁在敷衍了事,大伙儿心里都跟明镜似的。
本文创作的目的就是要传播积极向上的能量,绝对不允许有任何低级趣味或者违反规定的内容存在。要是发生了侵权的事情,就赶紧联系我们,我们会把这个事情处理好的。
